节气介绍
惊蛰,又名“启蛰”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春季的第三个节气 。时间在每年公历3月5、6或7日,当太阳到达黄经345°时即为惊蛰 。惊蛰反映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。

节气三候
一候桃始华:桃之天天,灼灼其华,惊垫之日,乃闹春之始,桃花感受到春的气息,开始开花。阳和发生,自此渐盛。
二候仓庚鸣:春日载阳,有鸣仓庚。仓庚为黄丽鹏,惊蛰后五日,黄鹏最早感春阳之气,嘤其鸣,求其友。
三候鹰化为鸠:鹰为骛鸟,鸠即今之布谷。天气渐暖,老鹰悄悄躲起来繁衍后代,而原本蛰伏的布谷鸟此时跃上枝头,追逐跳跃,漫山遍野都是布谷鸟鸣叫求偶的声音。
节气习俗
祭白虎:在广东,传说白虎会在惊蛰伤人,用纸绘制白虎,以肥猪血喂之,再用生猪肉抹其嘴,求它别伤人。
打小人:香港、广东盛行。选阴暗角落,用木拖鞋拍打代表小人的纸人,边打边咒,以赶走小人、化解是非。

吃梨:山西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传统,“梨”与“离”谐音,寓意远离疾病,祈愿健康顺遂。

蒙鼓皮:惊蛰多春雷,古人认为与天庭雷神击鼓有关,此时蒙鼓皮,取与自然相应之意。
驱虫:惊蛰后昆虫活跃,人们会在屋内墙角洒石灰、雄黄,或燃艾草熏屋,以驱虫防虫,减少害虫对生活和作物的影响。

节气诗词
咏廿四气诗·惊蛰二月节
唐·元稹
阳气初惊蛰,韶光大地周。
桃花开蜀锦,鹰老化春鸠。
肘候争催迫,萌芽互矩修。
入间务生事,耕种满田畴。
惊垫日雷
元·仇远
坤宫半夜一声雷,蛰户花房晓已开。
野阔风高吹烛灭,电明雨急打窗来。
顿然草木精神别,自是寒气候催。
惟有石龟并木雁,守株不动。
节气文章
本期分享的两篇文章来自超星期刊。欢迎感兴趣的同学们使用学习通APP扫码观看。

